程永江教授进行主题发言
程派艺术资深爱好者献唱。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可谓享誉全球,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创立的京剧程派艺术,以“声、情、美、永”的“程腔”成为中国京剧的精粹。20日上午,京剧程派艺术昆明研讨会举行,已故京剧大师程砚秋之子程永江携多名京剧名家,为现场的众多京剧艺术爱好者讲述了父亲程砚秋的生前故事。
此次京剧程派艺术研讨会由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研讨会还邀请了云南省剧协、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的嘉宾及众多资深京剧爱好者,会议由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黄映玲主持进行。
研讨会上,程砚秋之子程永江进行了主题发言。程永江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父亲虽为京剧名家,但程永江并未继承父亲的衣钵,但对程砚秋的生平故事了若指掌,同时还悉心研究有关父亲的历史文献。自1979年伊始,程永江便系统整理了父亲程砚秋的相关资料,陆续出版了《程砚秋史事长编》、《我的父亲程砚秋》、《程砚秋喜剧文集》等著作。提及父亲程砚秋,程永江一直称其为“程砚秋先生”,对父亲生前为京剧艺术所做出的贡献引以为豪,同时,他还强调父亲曾自言“是为了人类幸福而唱戏,若非如此,不如另谋其他谋生之路。”的艺术精神。
据程永江介绍,程砚秋童年家道衰落,6岁便投身荣蝶仙门下学习武生。因扮相秀丽,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后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师从陈啸云。年幼登台表演,在“倒仓”(即青春期变声)时期,幸遇当时戏曲界的“诸葛武侯”罗瘿公出谋划策,拜梅兰芳为师,研习梅氏唱腔,后向昆曲名家乔蕙兰、谢昆泉、张云卿等学习昆曲,推敲唱法。经过长期的潜心钻研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程砚秋结合自身条件,融会贯通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程腔”婉转幽咽、若断若续、听者仿佛“如饮醇醪”一般陶醉其中,他塑造的形象典雅娴静、清峻有力、“恰如霜天白菊”,在当时风靡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