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历经周折,终于在节目开始后十分钟混进了梅兰芳大剧院,看了一场纪念梅兰芳逝世五十周年演唱会,一直到十点四十五才结束,结果坐的地铁都是末班车,希望以后剧院考虑一下老百姓,我们可没有私家车,到时候回不去你们难道让我们有地方住吗?
演唱会虽然梅派传人很多,但是却演唱剧目乏善可陈,比如《谢瑶环》就被唱了三次,还有《凤还巢》《穆桂英挂帅》《西施》等剧目都是被人唱了来唱了去,虽然段子名称不一样,可是感觉还是唱得剧目实在太少了,难道是这些演员不会吗,也许不是,可是为什么不能换几个剧目呢?倒是有个不常来北京演出的几个梅派传人唱得不错,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唱《廉锦枫》反调的地方团梅派传人味道很足,还有江苏的李洁唱得《凤还巢》也很美,李胜素和史敏也到场了,唱得也都很不错,掌声也最多。
当然也有不错的表演,比如八十一岁高龄的毕谷云先生唱得《生死恨》,虽然声音已经有些达不到那个高度了,但是韵味十足,而且感情很足,此外诸如李玉芙,李炳淑等艺术家唱得都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叶少兰先生的《辕门射戟》,从二六一直唱到快板结束,非常卖力气,神完气足,很是叫好,刘长瑜更是形神兼备,把《游龙戏凤》里面的李凤姐神态和心情都拿捏的不错,而后面她又和张学津先生配合本戏,也是边唱边动作,都委实不错,耿其昌先生唱得《打渔杀家》则韵味醇厚,显得火候了得,感觉不错。
至于别的来的嘉宾,有的还是唱老路子,如迟小秋,仍旧是一成不变的《锁麟囊》,赵葆秀也还是《打龙袍》,孟广禄唱得《赵氏孤儿》感觉一般,杜镇杰和张慧芳合作的《武家坡》和杜鹏与王蓉蓉《坐宫》表现无功无过,朱强《画龙点睛》第一次听,感觉他对腔调把握不算太熟悉而已,其余几个助演的艺术家也都还可以,整体还可以。
要说的是主持人有很多问题,虽然是个美女,尽管我从来不批评美女,但是昨天她却说错了不少话语,记得最清楚她说黄彦忠学的是尚长荣尚派花脸,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了,还有看大(dai)王念成看大(da)王,字幕也经常和演员搭配不上,最明显的是尚伟唱得《麻姑献寿》里面居然有一句唱词没有被打上,此外还有把“胡笳”打成“胡茄”等错字,更是数不胜数,这都是应该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