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们课余文化生活,南开区文明办、南开区教育局联合举办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区文联的艺术家们进入中小学校,使孩子们在观赏京剧演出的同时,学习感受国粹魅力。
一个叔叔穿着戏服演起了“窦娥”,当表演谢幕后,叔叔为大家讲起了身上的服饰、配饰,声音的变化让很多孩子十分惊奇,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叔叔的讲述下,孩子们对程派京剧和青衣装扮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近日,金秋程派研习社的演员们来到天津二十五中,为近200名学生表演了程派京剧的代表作《窦娥冤》的“坐监”选段,为孩子们普及传统戏曲知识。
“《窦娥冤》是程派京剧的代表作之一,之所以选这个剧目是因为这是关汉卿有名的戏剧,很多孩子在课堂上也学习过。”金秋程派研习社社长陈学欣说,“我学程派已经30多年了,希望通过进校园能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到程派的艺术,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陈学欣在剧中饰演的是“窦娥”,化妆就用了一个多小时。当他把自己身上的头饰、服饰等行头给孩子们介绍的时候,真是如数家珍,孩子们都听得非常认真。
“我姥爷喜欢京剧,以前也和姥爷一起听过戏,但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叔叔演旦角的现场表演。”七年七班的一名同学说,“当时,我们都没看出来,直到戏演完了,叔叔给我们讲这些衣服、头饰的时候,我们听声音才知道这是一个男演员。”通过这次观看,孩子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增加了对京剧的兴趣。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戏曲进校园是南开区展示曲艺之乡特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项目之一,也是促进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良好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二十五中学的这场演出是今年南开区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场,未来,不同的团队将走进崇化中学、五十中学、师大南开附小、艺术小学等中小学,演出《四郎探母·坐宫》《赤桑镇》《钓金龟·训子》等京剧经典选段,讲解“生旦净丑”的行当和戏曲“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法等知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京剧国粹,了解戏曲艺术,为今后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