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方舟票房的营盘坚固不变,而参加活动的成员每周都有不同的变化。运用技术大学的学生王臣宏已经成为票房的常客。今晚,又有一位90后的新人到票房参加活动。由杭州电台节目主持人、京剧茶座举办者钟强推荐的新人李啸峰,今晚第一次来票房。因为不熟悉具体位置,票房前辈QYZZ亲自去门口迎接新人,并向小李逐一介绍票房成员。两位年轻的票友的演唱有一定的基础,也对武场很有兴趣。听说有学习武场的机会,也非常兴奋,都表示了愿意学习的意愿。
在中场休息时,山坡羊教他们一些入门的基本动作。小王与小李,一个拿小锣、一个拿铙钹,认真地模仿动作。到下半场时,干脆坐在武场人员的旁边,近距离观察与学习。大外也抽空给他们进行详细讲解与具体指导。两位年轻的票友勤奋好学,是非常有潜质的。如果能善加引导,日后必成大器。方舟成员的热情、真诚打动了他们,让他们很快就融入了方舟票房这个团队中,他们是方舟票房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加盟,让方舟票房更加充满青春活力!新人学武场的执着认真,甚至于感染了在场的资深票友。QYZZ、秋风也坐不住了,在小成演唱时,他们一同上场,帮忙打大锣。因此,今晚票房的武场人员众多,看得人眼花缭乱。飞龙与龙友则利用中场休息时间,继续练习唢呐的吹奏。王老师与樊老师则配合他们的吹奏,一个打鼓、一个打铙钹进行配合。
今天山坡羊、龙友等人买回一些新的小锣与铙钹,一到票房就逐一进行试音。有几个小锣一打,声音比较嘈杂,就决定淘汰。有一个小锣杂音少,且锣音清脆,山坡羊就决定买下来,自己平时联系之用。今晚,因为有了新的小锣与铙钹,敲打起来也格外热闹。
今晚的演唱也有亮点:忆秋唱程派传人赵荣琛的代表作《苗青娘》中的二黄慢板。这是赵荣琛先生在1962年编演的程派新戏。剧中唱腔,均为赵先生自己设计。这段二黄慢板非常优美动听。
慕英闲客唱淮河营,在定调时,他说是E调。琴师王老师等都没有说话,弹中阮的飞龙说:E调太低了。按常规来说,E调已经不算低了。但是,飞龙自己本身的嗓音条件好,调门比较高。以他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人,就显得有点苛刻了。所以有人说他太高调。(因为他不屑为演唱调门比他低的人进行弹奏)
票房老听客邵先生今天下半场过后才入场,好久没来的咖啡老客今天也来票房听戏。
今晚的文武场人员:王小英、黄惠荣、樊书桁老师、大外、凤点头、慕英闲客、飞龙、龙友、山坡羊、秋风、QYZZ等。
【附】节目单:
1)《麻姑献寿》“西皮二六”(西皮)
2)《望江亭》“四平调”、“二黄散板”、“二黄快三眼”(秋风)
3)《辕门射戟》“西皮导板、原板、散板、二六、快板”(QYZZ)
4)《淮河营》(慕英闲客)
5)《天女散花》“西皮导板、慢板、二六、流水、散板”(山坡羊)
6)《沙桥饯别》(小成)
7)《苗青娘》“二黄慢板”(忆秋)
8)《赵氏孤儿》“反二黄散板、原板”(大外)
9)《战樊城》“西皮原板、二六”(王臣宏)
10)《打侄上坟》“西皮三眼”(李啸峰)
11)《南阳关》“西皮导板、原板、二六、快板、散板”(飞龙)
(备注:京剧方舟成员皆用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