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武汉京剧院院长刘子微、副院长唐昱、纪委书记陈谦携武汉京剧院演职人员一行27人到北京京剧院调研,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北京京剧院党委副书记王桂生,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刘宇宸、秦艳和部分职能部门中层干部接待并出席了交流会。
两地“行家”
共聚艺术传承陈列馆
武汉京剧院一行人在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艺术传承陈列馆。该陈列馆开放于2015年,以图文和实物形式立体呈现了北京京剧院的融合发展史。以“寻根溯源·回望百年”、“建国初期·流金岁月”、“承续传统·焕发春天”、“开拓创新·重塑辉煌”、“打造品牌·谱写新篇”五个阶段展示了剧院的融合发展和艺术流派的传承。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结合当年的水衣、剧照、节目单等,向来访人员生动讲解了剧院历史和不同历史时期北京京剧院的经曲剧目作品。
合作共建
取经艺术院团“项目制”
2017年3月初,武汉京剧院曾与北京京剧院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北京京剧院将重点从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和展示演出三个方面,对武汉京剧院予以支持,带动两地京剧艺术共同振兴发展。
在接下来的研讨会上,应武汉京剧院院长刘子微要求,剧院领导详细介绍了北京京剧院的“项目制”运营管理模式,以及“项目制”带来的人才培养、演出经营、艺术品质提高、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变化与成果。
一代京剧人
同商合作移植小剧场
武汉京剧院详细了解了北京京剧院小剧场京剧的创排、演出和运营情况。北京京剧院创作(研究)部白爱莲、李卓群两位导演以北京京剧院的小剧场京剧作品《马前泼水》、《惜·姣》、《审头刺汤》、排演中的《大宅门》等为例,分享了小剧场京剧的创排体会。
“让观众走进剧场,觉得你挺好的。”这句话被李恩杰院长重点强调,他说:“这就是京剧吸引年轻观众的关键之所在。”
双方就小剧场京剧移植到武汉京剧院事宜进行了研讨,分管艺术创作的北京京剧院党委副书记王桂生说:“小剧场演员与观众的距离特别近,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要在确保排演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移植。”
会后至4月3日,武汉京剧院一行将走进剧场,观看北京京剧院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