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作为国粹,受到了不少人喜爱。7月12日20时,《“国粹在你身边”现代京剧演唱赏析课》将在呼和浩特保利乌兰恰特大剧院精彩上演,届时给京剧迷们奉上视听盛宴。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融唱念做打于一体,被视为中国国粹式。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联合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