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来到江汉区文化馆,武汉市青年京剧研习社在这里活动。
武汉市青年京剧研习社,是由一批喜欢京剧的年轻人,先网上交流后组建的京剧票房,已有八年的历史,当年一些高校学生,现已走上社会,虽然环境变了,但是爱好京剧的一颗心不变。小龚和小陈,是两位票房的组织者。
今天有事耽搁来晚了,没能听到更多人演唱,但还是听到了其中的几位,颇有印象。
唐波,平时唱老生,这次唱的花脸,也唱得颇有模样。票友就是这样,喜欢什么唱什么,自娱自乐就好。
汪毅,唱的“娘子不必太烈性”和“白虎大堂奉了命”,很规矩,比去年听到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听他说这一年他主要就攻这段。这样的学戏精神很是可贵。
有两位男青年,一个唱《春秋配》,一个唱《红娘》。《春秋配》四句慢板唱的尽显张派华美富丽,《红娘》也唱的颇有几番妩媚。
有一位在校学生,唱了《打渔杀家》,听说已经学戏八年了,如再唱八年更会刮目相看。
来自深圳的小程唱了一段《起解》,还带着身段,看得出是一位年青的资深票友。
听小陈介绍,小程原是武汉青年研习社的,现在深圳,还和当地的京剧爱好者一起,组建了【深圳青年风华京剧协会】。五月份我在看到一篇《深圳晚报》上《深圳青年风华京剧协会落地福华》的报道,印象深刻。看来武汉市青年京剧研习社,不仅自己组织京剧活动,还输出了京剧推广人才,很是难得。
还听介绍,有几位武场人员,都是票友自己在学着敲打,非常认真。
武汉市青年京剧研习社的成员,有些踏入社会,有些还是学生,虽然在演唱上与许多票房相比还有差距,但这里平均年龄很轻,可以说是走过的京剧票房中最年轻的一个。每次来到这个年青的京剧票房,就觉得人很轻松,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