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京剧票友群、铁杆群,老姊妹们经常通过微信约了去唱戏,你一段我一段,玩得好开心。”昨天,南通日报社退休职工张惠平笑呵呵地刷朋友圈给记者看,群里大多是票友交流的信息:伶工学社将演出什么新戏,金声票房将有老师现场辅导,老票友又下载了技艺交流视频,等等。
张惠平年轻时就喜欢听京剧,但直至退休后才有闲暇重新拾起,决定去学唱。她说,近两年身边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设施,以及聘请的老师免费调教,为她圆京剧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0年,张惠平开始在老年大学旦行班学习,师从梅葆玖嫡传弟子韦红玉。5年来,从过去的一窍不通,到现在能唱《穆桂英》《凤还巢》《太贞外传》等多个京剧选段,张惠平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京剧票友了。
“这5年,变化太大了!要学戏有老年大学,要活动有老年活动中心,要展示有伶工学社,借资料有市图书馆新馆。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在省里都是一流的。”张惠平感慨道。
伶工学社是票友们的“天堂”,是梅派艺术教育基地,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百姓戏台周周演”,张惠平她们是这里的常客。学社还经常邀请镇江、泰州等外地票友前来交流,张惠平说,“通过切磋交流,对我们技艺的提高帮助很大,真的要感谢伶工学社,感谢他们周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