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自3月起,上海京剧院推出了一系列不同主题并且贯穿全年的系列演出。继3月“甲子回眸”、5月“原创之魂”、8月“青春之歌”之后,10月“经典之魅”演出季上演在即。
据悉,本次“经典之魅”演出季将由上海京剧院中生代的七位知名艺术家领衔,分别是史依弘、奚中路、李军、安平、李国静、王珮瑜、金喜全。他们将为戏迷带来的是自己较为得心应手的经典传统大戏。除了七位领衔主演外,演出季还将邀请众多来自上海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的名家加盟助阵。本次系列演出将于10月1日至7日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
10月1日晚上演的《黑旋风李逵》是袁世海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此次演出的版本是在袁世海版本的基础上,由王正屏老师整理改编的上京版《黑旋风李逵》。李逵将由花脸名家安平扮演,王林将由当今麒派掌门人陈少云将饰演。此外,上海京剧院的著名花旦熊明霞、天津京剧院黄齐峰、上海京剧院的一级演员傅希如等也将加盟此剧的精彩演出。
10月2日上演的《宇宙锋》是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主角赵艳容唱做念舞并重。此次赵艳容将由上海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李国静担纲,嗓音圆润、表演大气的她尤其在“装疯”一场的表现最具挑战,要将赵艳容的迫不得已的无奈展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最具看点。此外,剧中赵高一角将特邀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花脸演员舒桐加盟饰演。
10月3日晚上演的墨本丹青版《赵氏孤儿》由当今第一女老生王珮瑜主演。该剧是在秉承“马余兼美、修旧如旧”的理念下,将马连良先生1960年墨壳老本的剧本整理改编,融入余(叔岩)派《搜孤救孤》的经典唱段,并将原先长达三小时四十分钟的剧本缩减至两个半小时。在舞台呈现上,除保留京剧本身一桌两椅的写意路线外,还将文武场置于台上,甚至幕间检场也特意暴露给观众。
10月4日晚将上演由叶派小生名家主演的《周仁献嫂》。《周仁献嫂》出自昆曲《忠义烈》,是一出流传甚古、极具悲剧力度的传统戏。讲述明嘉靖年间,周仁夫妻不肯趋炎附势,周妻谋刺严年未遂,自刺而死的故事。该剧尤其考验演员对于人物内心的表现。梅兰芳先生曾对该剧赞许不已:“这是一出处处有谱儿的戏。” 值得一提的是,金喜全的太太荀派花旦熊明霞也将倾力加盟该剧,在剧中饰演冯素蕙。此外,麒派掌门人陈少云也将在剧中出演王四公。
10月5日晚将上演老生名家李军主演的全本《伍子胥》。《伍子胥》是以老生为主的传统大戏,根据《左传》《史记》的记载及《东周列国志》等演义小说改编而成。全本《伍子胥》包括《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芦中人》《浣纱记》《鱼藏剑》和《刺王僚》七折。此剧极考验演员的唱功,不论是《长亭会》的“未曾开眼我的泪双流”、《文昭关》的“一轮明月照窗前”、“伍员头上换儒巾”,还是《浣纱记》的“未曾开言我的心难过”,段段都是经典。除了李军饰演的伍子胥外,上海京剧院的名家唐元才、徐建中、严庆谷、田慧等的加盟也为该剧加分不少。
10月6日晚将上演由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主演的《凤还巢》。《凤还巢》为梅兰芳先生的代表剧目,是一出可看性极强的传统戏。该剧于1929年在北京首演,情节巧妙,行当齐全,是梅兰芳根据清宫藏本《循环序》改编,原名《阴阳树》,又名《丑配》,是一出轻喜剧。剧中雪娥的几大段唱腔华丽别致、明快跌宕、如诉如歌,是梅派唱腔中广为流传的著名唱段。这本戏有三个特点:一是名字起得好;二是故事情节波澜迭起,妙趣横生。此外,该剧还将邀请名丑金锡华、小生名家金喜全、名丑严庆谷等加盟其中。
10月7日晚将上演的是由大武生奚中路主演的《战宛城》。京剧《战宛城》是集武生、花脸、花旦、武丑等多行当同台争辉的经典名作。大武老生奚中路领衔在剧中饰演张绣。北京京剧院的王博文饰演典韦,二位将同时在舞台上演出的“大战”片段,向观众展现各自的艺术风范。此外,演出还特邀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花脸演员舒桐、北京京剧院著名花旦演员常秋月、上海京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郝杰分别饰演剧中的曹操、邹氏和胡车,他们各自身怀绝技,舒桐的“马踏青苗”、常秋月的踩跷“思春”、郝杰高难度的“盗戟”等将令观众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