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由上海市律师协会主办,上海市律师协会京剧社承办的“上海律师现代京剧演唱会”在宛平剧场举行。龚学平、蒋以任、朱达人、张丽、朱寄萍、孙刚等领导,以及京剧名家李蔷华、关栋天等观看了演出,还吸引了不少中青年律师和观众。
最近几年,上海律协京剧社以举行年度公演的方式展现学习成果,弘扬京剧艺术。有人称,京剧与法律作为心智的产物,气韵相近,在上海海派律师文化的熏陶下又发新枝,身体力行地向律师制度与京剧艺术致敬。
“大状”齐登场摇身变名角
昨天下午,在紧锣密鼓、慷慨激越的开场曲之后,“大状”们依次登台。
第一个节目是李宏律师的《海港》选段,这曾经是上海人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李律师的演唱豪爽诙谐,尤其是那一句著名的“大吊车,真厉害……”以及最后一连串意气风发的爽朗大笑,赢得了台下观众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随后是李薇老师身着一袭紫色旗袍,仪态万方,登台演唱《龙江颂》唱段。钟颖、张大炜、楚辞三位律师的《白毛女》唱段,江水英的深明大义、杨白劳的勤劳厚道、白毛女朴实善良、大春的英姿飒爽都被表现得恰如其分。值得一提的是楚辞律师,他是少见的小生票友,唱的又是现代京剧中唯一以小生行当扮演的人物唱段,堪称难能可贵。
接着,上海市律师协会副秘书长刘小禾演唱了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这是张君秋先生的著名作品。刘小禾的演唱韵味浓郁,观众被带入了一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悲壮意境。
上海律协京剧社社长钱丽萍律师的《江姐》选段“绣红旗”把现场观众带入了另一番壮美的画面。这是家喻户晓的名段,但是用京剧,而且是用沉郁苍凉的程派来演唱,还是令人耳目一新。在四位助演的配合下,江姐飞针走线,慷慨悲歌,听得人热耳酸心、荡气回肠。
“《沙家浜》联唱”将整场演出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万洛民、栾晓丽、林莉华、张大炜、朱小苏、陈敏涛、李宏相机粉墨登场。姑且不论精美的唱腔,单就扮相而论,就已经使人眼前一亮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张大炜律师的胡传奎,在台上一亮相,就气势不凡。林莉华律师扮演的阿庆嫂台风稳健,演唱字正腔圆,朱小苏律师扮演的刁德一举重若轻,看得出都有较丰富的舞台经验。
上海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女律师联谊会会长黄绮的《红梅赞》也让大家眼前一亮。黄绮歌喉嘹亮、台风端庄,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此后,李薇老师的《杜鹃山》选段短小精悍、一气呵成;钟颖律师的《黛诺》选段,借鉴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旋律而又不失京剧的特色,别致的唱腔给了观众不少惊喜。
钱军亮律师是律师京剧社唯一的男旦,也是每次演出的一个亮点。这次他演唱的是《红云岗》选段“熬鸡汤”,虽然不是他平时擅长的程派,却也唱得情深意长、委婉动听,完美地挑战了自己一把。
改妆后,钱丽萍律师又唱了《平原作战》中的一段老生唱腔,显示出她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万洛民律师也二次登台,唱了《红灯记》的选段;最后一个节目是陈敏涛律师的《智取威虎山》选段“穿林海……”把整场演出推向了最高潮。陈律师家学渊源,非但嗓音高亢、歌喉老到,而且身段边式、载歌载舞,使观众们赞叹不已。
演出顺利完成后,所有演员上场集体高歌“甘洒热血写春秋”,雄壮的歌声也感染了观众,全场一时间掌声雷动,献花者络绎不绝。
更别出心裁的是,正式演出结束后还举行了一场票友演唱会,与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和关怀律协京剧社的各级领导、专业名家和名票们联欢。老领导蒋以任、朱达人以及86岁高龄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先后上台献唱,将演出再次推向高潮。此次活动得到了枫林街道的大力支持,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不少居民前来观看了演出。全部演出近五点才在热情的观众的鼓掌声、喝彩声中圆满结束。
海派律师的京剧情怀
作为京剧社社长,钱丽萍给此次演出打了“80分”。为了此次演出,几十名专业律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排练了3个多月,几乎每个“行当”都有出演,保证了形式多样。
上海律协京剧社成立于2001年,初时寥寥数人,如今已济济一堂,钱丽萍见证了京剧社发展的每一步。不少律师刚入门时只能荒腔走板哼颂,于台下遣怀自娱乐,如今却可粉墨登场,抑扬顿挫吟唱,其历时虽长却记忆犹新,此中之趣,莫能名状。
上海律协京剧社的律师们虽把唱戏作为放松解乏的一种方式,却远不满足于此,而是争取将每个字、每句腔俱都揣摩到位。有时为了一个音的平仄,一个拍的快慢,彼此不惜较真到面红耳赤。每周三的排练,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唱戏时架上摄像机、录音笔等“取证”工具,把自己的演唱记录下来,拿回家仔细聆听,从中存其精粹,知其不足,进而加以修正和完善。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林莉华律师就是在这样的认真中不断进步。林莉华的父辈都是京剧爱好者,她受家人影响,从小也喜欢京剧。此前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直到3年前才参加京剧社,开始正式练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已沉迷其中,深感国粹艺术博大精深。
35岁的朱小苏是社里最年轻的成员之一,“以前是自己喜欢,也愿意唱两句,但入门之后,越学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越学越发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而让朱小苏感触最深刻的,是京剧社律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同现今律师办案越来越讲究团队协作,通过事务所一定的引导,鼓励律师之间进行配合,由不同专业和领域的律师组成专向服务小组,为客户提供单个律师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一样,一出戏的演出成功,主演者的艺术才能固然重要,但配演者的衬托辅助也非常关键。如果配演者马马虎虎,主演者的艺术再好,整台戏的演出也难论精彩。律协京剧社虽由十年前初创时的三两个人,发展到如今行当较为齐全的十几位律师,互相的合作便尤为重要。
“京剧表演与律师执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上海律协副会长黄绮说。在法庭上,律师需要说服法官和对方,在舞台上,表演者需要吸引观众,这两者之间是相通的。法庭就是律师的舞台,通过京剧表演的练习,律师能够学会表达,学会表现,不怯场,更自信。此外,京剧的发声非常有讲究,完全可以借鉴到律师的日常工作中来。
京剧社近年不断“走出去”,先后与上海市人大、市政协、上海政法大学、市老年大学、市女子监狱、浦东新区、市程派研究联谊会等单位开展了联谊活动,并为市司法局和律协的多次重要会议奉献了一批精品节目。通过一次次的对外演出,律师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提高,“上海律协京剧社”的品牌正在不断打响。
上海律协京剧社发展至今,得到了上海律协的大力支持。对此,上海律协副会长周天平认为,文体活动是律师的艺术天堂,这些艺术跟律师的职业技术、服务技术紧密相连。“在艺术学习中,律师们精益求精,不断交流,不断学习,这对于提升律师的职业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周天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