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训菘(左)和陈嘉
城市里我们多见的是早高峰时麻木微醒的脸和晚高峰时疲惫劳累的表情。一大早约张训菘和陈嘉拍这期关于他们与南京的城市记忆专题时,因为带了行头,走在路上的两人回头率颇高。而卸下这身行头,张训菘和陈嘉也只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城市里的众多年轻男孩中的一分子。正是因为京剧花脸演员的身份,他们与这座城市碰撞出了浓墨重彩的记忆。
1989年出生的两人从2002年开始在江苏省戏剧学校时就是同学,如今也一起在南京市京剧团工作,相识已经13年之久。问起他们最有情结的城市角落,两人给出的地点多半与学戏和如今演出的经历有关。学戏的江苏省戏剧学校自然是有两人很多的记忆在,对面的郑和公园那时也不是现在的样子。城东的月牙湖,是两人以前每天练功的去处。如今时常在老门东金陵戏坊演出,那里的舞台和城墙也记录下了他们的每一句唱词……
张训菘说,在两人上学时,郑和公园并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是一个游乐场,外面有一圈围墙挡着。一张门票好像是10块钱。可那会一碗炒饭才3块,够吃好几顿了,所以我们一般都翻墙进去。”对于每天练功的他俩来说,翻墙很轻松,“虽然有5米多高吧,但是它周围是有土堆可以当台阶的。我们一般先爬到树上,然后翻过围墙再跳下来。”
不过,曾经有男同学因为翻墙进去玩蹦床,撞伤了眼角,“从此老师就明令禁止我们再去了。”
江苏省戏剧学校
在戏剧学校学习戏剧相关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之外,英语、语文、体育也是必修课。张训菘和陈嘉说他们上学那会最喜欢上文化课,“因为可以偷着睡觉。”不过专业课就很辛苦,“上课就是各种训练啊,练得不好总会被老师骂,没法偷懒。”
再回学校,两人都觉得教室比以前高大上得多。张训菘摸着教室的门说:“我们上学那会,门都是铁的,很重。”而再翻起语文课本,两人也都很庆幸,“那时候我们可没有‘背诵全文’之类的……”
这里是很多居住在城东的人晨练和晚跑的好去处。张训菘和陈嘉还在上学时几乎每天清晨来这里练功,“早上6点多的样子来,跑步、练功、开嗓。练累了就一起歇会,聊聊游戏里最近得了什么新装备……”张训菘说完,陈嘉补充道:“练完功再回学校门口吃早饭,因为练功前是不能吃东西的。”
金陵戏坊
如今两人的工作,每月有一半时间在忙各种演出,剩下的一半时间则在团里排练剧目。拍摄那天,张训菘就有戏要排,他演《白蛇传》中的法海。而紫金大戏院、金陵戏坊、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都是两人经常演出的剧场。金陵戏坊正挨着城墙根,闲下来时,两人也常在城墙下的椅子上休息、聊天,“继续聊聊游戏里得了什么新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