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春秋二胥》28日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首演,历史人物伍子胥在京剧舞台上首次以花脸净角形象示人。
伍子胥在京剧中素来以“老生”形象出现,此番在《春秋二胥》中,上海京剧院花脸名家安平首吃螃蟹在京剧中展现出“花脸”伍子胥。
当天在苍凉幽怨的中国乐器埙和排箫声中,该剧在伍子胥一家惨遭楚王诛杀九族的悲剧中开场。据悉,这两种乐器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汉墓和敦煌壁画里都有出现。此番在剧中这些古老乐器的运用把剧中的历史感和人物的悲凉渲染到极致。而描写人物心理和制造恢宏场面的弦乐,大、中、小提琴的运用也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氛围。
《春秋二胥》以春秋时代一对原本相敬相惜的知己好友伍子胥与申包胥因为家仇国恨最终背道而驰的故事为题材,着重刻画了伍子胥与申包胥在报血海深仇与捍卫国家兴亡的不同立场上的人性碰撞纠葛,是一部以史实为骨架,以人性为血肉创作而成的历史悲剧。在京剧表演中丰富了申包胥几次劝谏伍子胥放下仇恨的戏剧动作,使得这段历史故事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
与以往的新编历史剧不同,该剧在舞美设计中摒弃了奢华复杂的实景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七巧板”式的平面模块。在几块青铜器质感的模块拼接下,一个倒梯形的平面布景出现在舞台正中央的纱幕后,清晰呈现出楚国城池和王宫。组合式的布景与京剧本体的“一桌二椅”象征意境如出一辙。
舞美设计师郑加杰表示,一桌二椅如今已不是单纯意义的实体,而是一种虚拟、写意的美学手段。在有限的元素下,通过简单的拆分、组合,演变出不同的时空,将戏曲写意的特色发挥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