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
为纪念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日前,天津京剧院应邀在日本东京池袋艺术剧场演出梅派名剧《霸王别姬——楚汉之战》,现场气氛热烈。另外,由美国一家华人京剧团主办的第14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近日在纽约举行,不但受到海外华人的热捧,而且让当地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艺术,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生旦净丑“走出去”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自1919年梅兰芳首次率剧团赴日本演出至今,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已有近百年历史。
近百年来,京剧在海外的传播方式不断变化,如今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不少海内外观众。
新一代京剧艺术家的足迹遍及世界,京剧在海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此外,京剧专业人才组成的海外华人社团或业余票友组成的京剧团、京剧社也为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美国京剧节组织者介绍,每一届京剧艺术节的举办都会在上一届的基础上,结合观众和演员的建议加以改进,力求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10年间,当地京剧演员在多所美国学校举办演出,目的是希望“华二代”和当地青少年能从小接触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中华艺术瑰宝。
语言文化“两道坎”
京剧的“唱念做打”集舞蹈、音乐、戏剧、武术和杂技于一体,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目前,随着国内京剧团参加各种艺术节和国际性演出的日益增多,剧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京剧正逐步获得海外民众的认可,其独特的服饰、化妆、配乐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
然而,京剧在海外也面临诸多限制其发展的问题,例如尚未形成固定的观众群。而且,很多外国观众观赏京剧如同看热闹,只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对京剧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缺乏了解。
语言和文化障碍影响了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力度,京剧尚未进入世界演艺市场的主流。
突破语言关,将使海外观众能品味到京剧的语言魅力;消除文化隔阂,则能更有效传播京剧的文化底蕴。
东西交融“双重奏”
虽然京剧与西方歌剧在唱法上风格迥异,但都有高潮迭起、引人入胜的情节。
向海外观众讲授京剧知识、提供介绍剧情的英文小册子、播放英文字幕等形式,都有助于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更好地观赏京剧。
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加喜爱京剧,中国京剧界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尝试京剧与欧美交响乐团合作,东西方音乐融合,给观众带来新体验。
如何让听惯了交响乐和歌剧的海外观众主动走进京剧的世界?一些京剧团邀请当地颇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或主持人介绍京剧,举办京剧展览,演出时配以中英文和当地语言三种字幕。
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培育海外演出市场,探索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之道,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