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泣如诉的二胡、婉转悠扬的唱腔……每逢周二、周四和周六,在市司法局老干部活动中心,总能看到一群退休老人相聚于此唱京剧。他们头发有些斑白,步伐却是相当的稳健,脸上时刻挂着笑容,有种不亚于青年人的活力。
3月15日,星期六,早上8点刚过,住在幸福路大楚城小区的刘德根、张秀玲两老伴就带着乐器出发,前往市司法局老干部活动中心。刘德根和张秀玲老家在安徽宿州,均年过六旬,现已退休。因为儿子一直在咸宁工作,去年10月,两老伴也来到这里。在空闲时间里,两人把唱京剧作为业余爱好和精神寄托。
63岁的罗安池同样是“老漂族”,老家在鄂州,因为儿子在咸宁职院教书,退休后他便来到了咸宁。“现在经常到这边来帮忙伴奏,既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又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这里相当于我的第二个家!”罗老的特长是拉二胡,同样十分热爱京剧。
8时40许,老人们开唱了,有的打板鼓,有的拉二胡、有的演唱、有的则坐在一旁倾听……你方唱罢我登场,老人们挨个拿出自己的拿手京剧曲目登台献唱。哀怨婉转的二胡、清脆响亮的京剧唱腔,仿佛寄托了这群退休老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好!”曲罢,大家纷纷击节叫道。
“我们的队伍都是退休的老同志,总共有16人。星期六是我们的集体活动日,可惜有4个老同志因为家里有事,来不了。”65岁的高凤林说,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就不约而同地聚到了一起。
高老是市司法局的退休干部,他热心快肠,是这些退休老人眼中的领头人,以前就特别喜欢文艺活动,现在又爱上了京剧,他的拿手曲目是《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在谈话中,高老告诉记者,他有两个愿望,一是集合众人之力把咸宁名歌《温泉河》改编成京剧;二是希望更多的老人加入到唱京剧中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弘扬了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