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演员创造挑梁机会的北京京剧院第三届魅力春天擂台赛开锣了,头几场演出亮点频频,颇为喜人,不少90后的青年演员登台唱大戏,表现不凡,让人高看一眼,3月20日晚沙菲的《窦娥冤》就给戏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去年的赛事中,她主演了《锁麟囊》,我和不少程派爱好者都觉得挺好,对她很有期待,我写了一篇文章“沙菲是个好苗子”在中国京剧艺术网等媒体上发表。今年再看她的戏,更感喜爱,忍不住拿起笔写下了这篇小文。
比起几位活跃在舞台上的中年程派演员,沙菲绝对是个小字辈,知名度不高,一年看不到她几场戏,这也是年轻演员的共同际遇。从去年登台到今春,沙菲干什么去了?她用窦娥的遭遇向关心她的观众做了一个形象的汇报,大家明白了,她是潜心向李文敏老师求艺,然后交上了一份接近满分的答卷。
小沙一上台,体现出台风稳重,表演大气的特点,随着剧情的深入,她入戏了,也带着戏迷入戏了。从听到丈夫落水而亡的的悲讯后之惊愕、悲伤始,到对婆母安慰之亲情,再至面对张驴儿纠缠的厌恶,直到张母误食羊肚汤暴毙的又一惊愕,最后为救被诬陷的婆母,自认为杀人犯替老人入死牢,这一系列的感情上的大波动,沙菲循序渐进,从情感上融入剧情,融入窦娥,从念白、水袖、身段和不多的唱腔上给予了恰到好处的表现,不缺功不过火,为高潮戏做了较好的铺垫。
在监中与法场上的几段唱让观众动容,也体现了这个小姑娘演员的功力,自“禁大娘”的哭头始,“容禀”的叫板,“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以及后两句“细表衷肠”、“良心昧丧”,均让程迷们忍不住击掌叫好,如泣如诉,抑扬顿挫、欲断还续,听着确实过瘾。演员将拖腔处理得很好,余味很足。法场上窦娥的四句念白很抓人,“行人也断魂”之后,观众席上肃静着,一些人眼眶已湿,到“没来由”一大段唱腔起,又让戏迷享受了耳福,掌声四起直至满堂大呼“好!”引发高潮。见婆母与之诀别并叮嘱行刑官莫让老人见自己尸首时,再次起到催泪作用,感情真挚让人已进入剧情无法拔腿。此时一个善良孝顺的儿媳,一个被封建制度冤屈的弱女子形象,随着六月酷暑纷纷扬扬的雪花完成了形象的塑造。
《窦娥冤》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程派剧目中它是有较大难度的,它的悲剧风格不似《锁麟囊》那般讨俏,唱腔、表演身段等对演员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近年很少演出全剧。可喜的是沙菲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李文敏老师指导下,知难而进,在去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选了这出戏参赛,而且比较成功地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是名师出高徒,催鞭自奋蹄。我所以要再说一遍沙菲是个好苗子,就是因为她耐得住寂寞,敢于给自己定个高标准,并努力去达标。好苗子用老学究的话讲就是孺子可教。我想李老师倾情相授也是看上她是棵好苗。希望沙菲在掌声中不停摆继续努力,程派艺术博大精深,要继承下来必下苦功,先把李老师的玩意儿学到手,也要一个过程。愿沙菲多排戏常演出,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