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由苏宁云商集团捐资成立的苏宁文艺专项基金,将向王璨和林爱娜拜师名门提供人才培养资助,给予范乐新新荣获“梅花奖”汇报演出剧目创演支持,并以此为契机正式启动运行。
林爱娜拜师黄孝慈
近来,梅花在南京相继绽放。范乐新凭借《穆桂英大战洪州》拿下了南京市京剧团建团50年来的首个戏曲“梅花奖”,也是南京时隔15年后盛开的又一朵“梅花”;王璨拜入“梅门”,跟随梅葆玖老先生学艺;3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获得者黄孝慈也收南京市京剧团的青年演员林爱娜为徒。
“林大胆”让师傅眼前一亮
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两度获得者,黄孝慈曾师从京剧“杜派”艺术创始人杜近芳,现任江苏省演京剧院名誉院长。说到拜师黄孝慈,林爱娜可谓开始学京剧时就有了这个打算:“当时看了黄老师的演出,看‘杜派艺术’,真心喜欢了京剧,想着有这么一天。”不过黄孝慈看上林爱娜,却有些偶然。
今年元旦前夕,在南京市京剧团举办的优秀青年京剧演员专场工艺演出上,林爱娜饰演的《蝴蝶杯》中胡凤莲一角令黄孝慈眼前一亮,扎实的基本功、甜美的嗓音、俊美的扮相及端庄大方的演出风格,让黄孝慈颇为中意。不过,要说到答应收为正式弟子,还得说起林爱娜的“大胆”。“我就听说这孩子胆子大,不会的角色都敢接。”黄孝慈笑道,“我有不少外号,其中一个就是‘黄大胆’,这点相似之处让我决定答应收她为徒。”
原来在戏剧的舞台上,“胆大”着实是一个褒义词。“演员们难免会有些感冒,这时候就需要你上场演,需要你顶的时候你就得上去。这时候就看你是不是一个用心的演员,平时会多注意同伴们的表演,除了学自己的戏,还要学别人的戏,到上场的时候就能用上。林爱娜非常有表现欲望,演员一定要有表现欲,才能积极调动自己的情绪去演出,才能带动观众的情感。”黄孝慈告诉记者,当年她就是以顶替的身份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演出了《沙家浜》阿庆嫂一角,“前一天晚上让我上台,我立刻答应,第二天就演满了全剧,不洒锅不漏水。”
希望爱徒不囿于门派限制
对于传统戏曲艺术来说,能够拜得一位好老师太过重要,黄孝慈不仅是“二度梅”获得者,更在十几所高校开设了京剧选修课,传承传统戏剧可谓功不可没。不过对于这位爱徒,黄孝慈却坦然,希望她不要囿于门派限制。
“虽然拜入‘杜派’,但不要囿于门派限制,而是要多学一些京剧的基本功及角色,比如我学了青衣,演起花旦来就不俗,而学了花旦,演起青衣的时候就不温。所以,林爱娜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些东西,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在黄孝慈看来,拜师后要更争气,要扎实练功、多获奖,不仅吸引老戏迷,更要争取更多年轻的观众。
“其次,要多读书,提高文化水平,因为传统文化是京剧艺术的基础。第三,要用忠孝从一的传统来要求自己对京剧的态度:演好戏,先做人。”黄孝慈说,“我心甘情愿地做林爱娜的人梯,将适合她的杜派剧目传给林爱娜。”拜师后,林爱娜希望一年至少能学三四出戏,“8月时将有专场演出,也会与青奥有关,争取吸引外国朋友也喜欢上京剧。”林爱娜说。
据悉,由苏宁云商集团捐资成立的苏宁文艺专项基金,将向王璨和林爱娜拜师名门提供人才培养资助,给予范乐新新荣获“梅花奖”汇报演出剧目创演支持,并以此为契机正式启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