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周六,《空中剧院》播出了北京京剧团演出的《火牛阵》。主演:朱强等。
从演员表上看,这出戏的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15位之多。因此,参与演出的主要演员也有15位。除了朱强老师外,还有李宏图、窦晓璇、孙震、黄柏雪,等等。觉得,这出《火牛阵》,似乎是在《空中剧院》播出的传统京剧里参与角色表演的演员最多的一出了。
在学习“聊戏贴”里各位戏迷老师的有关文字时得知这还是一出“冷戏”。所以认为,北京京剧团此次集中剧团精英力量把这出戏搬上舞台,功不可没;而《空中剧院》栏目组致力这出“冷”戏呈现给全国观众,无论是从“推广”角度来看还是站在“传承”高度上说,都是为未来的京剧做了件功德无量之事。
于我,播出的《火牛阵》完完全全是一出新戏了。因此花了点时间“做”了一点功课。
我想,要看懂这出戏,似乎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和京剧《火牛阵》有关的历史背景,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利于对表演的理解。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背景是,战国时期,燕国国君因为招不到贤才,终日闷闷不乐。有智者郭槐给燕国国君讲了一个“筑台招贤”的故事,( 大概就是《黄金台》的原型)并出谋划策,燕国国君接受了郭槐的意见。于是,各国的人才纷纷奔燕国而来。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齐国的阴阳家和赵国的游说家,等等。在燕国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局面。落后的燕国也因此人才济济,燕国也逐渐从一个弱国成为了一个强国。接着,燕国国君便兴兵伐齐,终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京剧《火牛阵》的剧情是:战国时期,齐湣王昏庸。宠邹妃、听信太监伊立谗言,欲杀太子田法章。太子闻信,连夜出逃宫外。适遇田单巡街,田单便将太子藏于府里。太监伊立在宫里没有找到太子,欲往“田府”搜查,让田单获悉,田单便把太子伪装其妹。蒙骗过伊立后,田单便和太子扮作兄妹,连夜逃出关,至即墨。同时,燕昭王用魏国军事家乐毅之计伐齐,夺下了齐国七十多城,齐湣王被杀,伊立等人死于乱军之中。齐国面临国亡之时,田单利用“火牛阵”的战术,大破燕军,收复了齐国疆土。
京剧《火牛阵》还有一些叫法,如《田单救主》、《搜府盘关》、《乐毅伐齐》等等。这是一出传统老生名剧。
好了,了解了剧情发生的背景,那么,理解剧情或者说观赏表演就比较容易进入人物了。
以为,整出戏,老生和花脸的唱、做、念的重点在《搜府》一折里,《盘关》一折主要看两位小花脸的表演,《火牛阵》里听旦角的唱,看花旦的机灵,瞧假花旦的“尴尬”。
觉得,朱强老师的嗓子好像越来越有味了,特别是那段【二黄】“听谯楼打四更玉兔东上”,那股委婉的韵味,给人以一种马派演唱风格的享受,而且,可以体会到,朱强老师的演唱,在彰显流派特色的同时也将自己厚醇的音色融合在了唱段里,有了既体现了流派又不限于流派的效果;在人物内心情绪的表达上,朱强老师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表现,以及一些身段的表演,也很好的起到了对田单这个人物的刻画。比如,在面对伊立的搜府时,比如在要过关时,等等。不过,相比于朱强老师的演唱的来说,朱强老师的表演便“稍逊风骚”了。
比较喜欢伊立的表演的。你看,从一出场的台步里及念白中,伊立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骄横,便一览无遗的在舞台上呈现了出来;而在田府里的表演,更是将伊立的不可一势的那种神态,作了充分的体现;同时,陈俊杰老师又把“架子花脸”的表演特色很好地融汇进了对伊立这个人物塑造上,使伊立这个人物有点凶狠之外还带上“可爱”的色彩。
相信,看了周六晚播出的《火牛阵》的观众,一定会对孙震和黄柏雪两位老师的表演留下影响的。他们的精彩,除了能够熟练的运用表演技巧对人物的塑造之外,更在于这两位老师对舞台气氛、包括剧场气氛的调节,从而达到了一种有张有弛的艺术效果。表演的时间不长,但表演的人物会长时间的留在观众心里。
呵,该说到李团了。也许是受扮演的角色的限制,所以,李团的表情给我有一种“肌肉麻木”的感觉。不过,李团的这种表情,还是比较适合于田法章假扮女子时和殷惠娥在同一屋檐下时的情景。“有话难言暗惆怅”,拘谨、拘泥,田法章是“难”在心头口难开。还是要说一下,我个人以为的几处要有明显的表情表达给观众的地方,却没有在舞台上表演出来。比如,殷惠娥识破了“假女子”的身份时,太子是什么状态?比如,听到燕军被打退时,太子要有什么情绪表达?等。现在呈现于舞台的,就有点“平静”了。
另外,还想对这出戏的一个情节说一点想法。在田单巡街时碰到逃出来的田法章,田单当即“踢”灭了灯笼,护太子去了田府。觉得,这里应该有一点交待彼此两人的关系的过程的。或者原因。否则,会给人留下“悬念”的。
不知这份作业,戏迷老师会给及格分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