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精彩目不暇接 魅力持续发散
国粹京剧   2019-07-06 11:28:13 作者:文/张静芸 摄影/马涛、裴梓皓、周闻锴 来源: 北京晚报 文字大小:[][][]

    精彩目不暇接 魅力持续发散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元老队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新星队

《四郎探母》元老队

《四郎探母》新星队

《红鬃烈马》元老队

《红鬃烈马》新星队

《赵氏孤儿》元老队

《赵氏孤儿》新星队

《勘玉钏》元老队

《勘玉钏》新星队

《杨门女将》元老队

《杨门女将》新星队

《龙凤呈祥》元老队

《龙凤呈祥》新星队

《群英会·借东风》元老队

《群英会·借东风》新星队

《战宛城》元老队

《战宛城》新星队

《白蛇传》元老队

《白蛇传》新星队

    北京京剧院建院40周年“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展示展演圆满收官

        10出剧目、20场演出、20天的精彩。随着27日传统京剧《白蛇传》在长安大戏院的隆重上演,庆祝北京京剧院建院40周年“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展示展演迎来了圆满收官。本届“魅力春天”元老队和新星队以打擂的方式,在6月8日至6月27日,为广大观众朋友带来了目不暇接的精彩演出。

        “魅力春天”品牌始于2011年,是北京京剧院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集中展示了剧院青年演员的发展后劲儿,也全方位展现了剧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和深厚的艺术积淀。经过8年的探索和发展,剧院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愈加成熟,“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良性发展机制逐渐形成,新老演员通力配合,“一棵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地发扬。

    相互成就

    发扬“一棵菜”精神 

        人才培养是北京京剧院的重中之重。剧院通过给予演员展示和竞争的机会,鼓励各层次人才主动成长,充分调动了演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练功的自觉性,健全了剧院的人才培养机制,出现了“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活跃态势,形成了以“领衔主演、剧院中坚、青年领军、魅力新星”的人才梯队,进一步加强了剧院的人才储备。   

        此次举办“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展示展演,旨在展示剧院目前青年演员队伍的综合实力,向长期关注、关心北京京剧院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汇报人才梯队建设的成果。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他们从小练功学戏,在激烈的竞争选拔中来到院团,这只是第一步。不少年轻人进入院团以后觉得工作稳定了,不想再刻苦努力了,可能就随波逐流了。而通过与比自己优秀的前辈同台竞争的方式,在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检验,所有瑕疵和缺点都会暴露无遗,必须要练功要学戏,这对年轻人既是锻炼也是考验。同时,通过以打擂的形式,让元老队和新星队在比拼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让他们在不断磨合、寻求默契的环境下,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彼此扶持的团队协作精神,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李师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魅力春天”打破了以往为戏打分、给演员评分的传统模式,采用了为团队打分的新模式。好演员是互相成就的,李师友认为,演员要以德为先,不仅专业能力要强,道德品行也不能落下,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发扬“一棵菜”精神是基础。简而言之,“一棵菜”精神就是团结协作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生动形象又意味深长。就京剧而言,“一棵菜”精神强调无论演员、乐队,还是其他幕后工作者都应像菜叶、菜心和菜帮一样,紧紧围绕艺术这个根,力求为观众呈现完整且完美的演出。

    甘当灯塔

    守护青年演员成长

        为了助力青年演员成长,此次“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展示展演邀请到了多位具有较高造诣的老一辈京剧艺术家、戏曲评论家担任专家评委,以“回看录像+现场评议”的形式,从专业角度进行赛末点评和打分。

        作为此次专家评委之一,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原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周铁林表示,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和对演员的负责,采用通过回看录像的方式进行评议的原因有二:首先,叫好声等其他现场因素可能会干扰评委的考核;其二,通过录像,可以整体把握演员对节奏的掌控力和对舞台的驾驭力,对重点细节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反复观看,实现边看边议。“作为‘把关人’,除了考量演员个人的唱念基本功和人物刻画的精准度外,也要综合考察演员彼此之间配合的默契度和整出戏的完整度”,周铁林说。

        评审的重点不在分数,评委既是专家,也是师长,“青年演员是剧院的新生力量,他们可圈可点的表演令人欣慰,但我们也要帮助演员进一步认识自我,指出不足并指明方向,让他们迅速成长,从而在专业领域上更加成熟,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是我们的愿望和殷切期盼”,周铁林坦言。

        据工作人员透露,参与此次评审工作的专家大多年事已高,而且有的评委家住得很远,“李崇善先生家住天通苑,来京剧院一次并不容易”。可以想象,在酷暑之下,支撑这些老艺术家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前来工作的最大动力,不仅仅是为了履行评委的职责,更重要的是他们想为培养和呵护年轻人才、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不忘初心

    京剧也要“下基层”

        为进一步弘扬京剧艺术,发挥北京京剧院在国粹艺术传承、创新、推广和普及方面的职能,此次“魅力春天”展演期间,剧院举办的多场“百名新秀下基层 京剧普及看我行”系列活动成为了展演最大的亮点和特色之一。

        活动以主要演员集体亮相,现场说戏、扮戏、唱戏等方式向大众普及京剧知识,深入首都高校、企业、社区等,力求将京剧最本源、最真实的面貌呈献给高校师生、企业员工和社区百姓等受众群体。先后与北京搜宝创展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西罗园社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翠微大厦等建立了联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京剧盛宴”。随着活动的进行,剧院的影响力、观众的认可度和演出的市场占有率都大有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看来,这种京剧普及形式还比较初级,接下来要逐步探寻更多乃至更深入的普及形式。例如,编写国粹知识小册子、进一步开发北京京剧院京剧艺术体验中心、试水网络直播等。“作为弘扬传统艺术、服务大众的京剧院团,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更加侧重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坚持做京剧艺术普及工作,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怀着繁荣和发展戏曲艺术的初心”,刘侗表示。

    结束语

        为了让观众满意、为了对自己负责,怀着对国粹艺术的敬畏之心,剧院演职人员始终不忘初心、坚守阵地,京剧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锤炼。20天,我们看到了青年演员的成长;20天,我们看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20天,我们更感受到了观众的热情。

        “魅力春天”不仅仅是北京京剧院的一个品牌,也是借国粹的力量振兴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建设“文化强国”有力的助推器。此次“魅力春天”展示展演虽然结束了,但这个集京剧之大成、汲历史之精华的“宝藏剧院”却从未懈怠,正朝气蓬勃、信心饱满地迎接下一个“魅力春天”。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精彩目不暇接 魅力持续发散
内蒙古新创京剧《大盛魁》民族艺术
天津京剧院演绎《红灯记》重温革命
国家京剧院为吉师附小师生呈现精彩
陈家社区庆七一京剧《大登殿》专场
天津京剧青年团唱响红色经典
福建京剧院广州之行收官
“名家入湘传艺”《白蟒台》完成传
“中国银行•唱响世界”京剧荟萃专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