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新创京剧《大盛魁》——京腔蒙韵演绎驼道风云
国粹京剧   2018-11-02 09:26:49 作者:李倩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文字大小:[][][]

    新创京剧《大盛魁》——京腔蒙韵演绎驼道风云

        “莽莽驼道哎~”在京胡的导引下,抒情的歌舞一下子把观众带入到黄沙漫天、驼峰相连的年代。10月15日晚,新创京剧《大盛魁》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首演。地道的京腔、丰富的配器、清末的服饰、抒情的歌曲,为观众呈现出一台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审美需求的现代京剧。

    ◎挖掘坚守的人文精神

        京剧《大盛魁》改编自著名作家邓九刚先生的同名长篇小说,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历经了4个年头。

        “俗话说,十年磨一戏。打造这部戏我们用了四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对我们来讲,它是小步慢走、精雕细琢、小心取舍的漫长过程。”京剧大盛魁导演李杰说。

        “一百几十万字的皇皇巨著,改编成一万多字的京剧剧本,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京剧《大盛魁》编剧单学文说,“我选取了小说中能够体现当今盛世气象和‘一带一路’精神意蕴的相关素材,通过大胆虚构和加工、移植、嫁接等多种手段,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戏剧元素和情感蕴涵的情节。”

        京剧《大盛魁》共有“驼城秋寒”“驼村生变”“驼道风云”“边城惊变”“返程救险”“囹圄情深”六段分场,紧紧围绕中俄茶叶大战这一主线,逐步展现其从决策(“古海出山”作出与俄商驼道竞争的决战部署)、生变(大盛魁运茶驼户被俄商“挖墙脚”拉走)、遇险(水源干涸陷入绝境、沙尘暴迷路面临死亡威胁、魔谷生死考验)、受挫(被困关卡误入走私绝路)、解危(感化官府、求得圣谕、扭转败局)直至决胜(打开局面、改革号规、走出国门)的完整过程。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在享誉世界近代史的中欧茶叶之路上演绎了一首“莫将商场做沙场,且把死活化生活”的驼道大爱壮歌。

        “这是一条不该被遗忘的路,这是历史之路,亦是未来之路。讲好这段精彩故事、唱好这段历史回声,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院长刘春良说。

        “京剧在内蒙古这片非京剧土壤驻守了很长时间,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京剧团在内蒙古风情题材的发掘上做了很多功课。大盛魁商人的坚守和努力可歌可泣,他们所倡导的诚信、互利共赢等理念是与当下相通的。开掘题材的核心价值,让观众在艺术的赏析中感受到剧目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的动力。”李杰说。

    ◎固本求新的艺术追求

        “听这京胡拉的,又准、又狠、又稳。”

        “嘿,瞧这台步,看这‘跑圆场’的功夫,一流!”

        “这段戏是学习了传统京剧《四郎探母》的坐宫对唱选段,看古海和杏儿的对唱,你来我往,快速利落,淋漓酣畅。”

        坐在记者旁边的高先生是位资深戏迷,观看过程中时不时击节赞叹,看到兴起处会同记者聊戏讲戏。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固本求新。本,就是我们传统京剧的韵味,比如传统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比如空灵写意的表达等。我们必须牢牢固守这个本,不能让观众失去品味的兴趣。”李杰说,“但我们也希望在古老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星星点点的些许变化,以拉近现代观众与京剧的距离。”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些变化。

        比如,长袍马褂辫子头。京剧《大盛魁》的装扮,在保留行当特色的基础上更多地遵循了当年的风土人情,有明确的地域风情。比如,剧中马舞所使用的马鞭,变成了具有草原、牧民概念,更具蒙古风情的道具。

        比如,不只是马头琴的融入,还有大提琴、小提琴、琵琶等声音的叠加,极大丰富了听觉享受。

        比如,新的故事讲述方法。京剧《大盛魁》虽然还是“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线性故事结构,但不再单纯地讲述故事线条,更加注重开掘人物心理。

        “茶叶大战的进展,始终和主人公古海与发妻杏儿之间的婚姻情感纠葛紧紧纠结在一起,与古海和史靖仁的恩怨情仇和心灵冲突纠结在一起,与古海和海青婶、驼村乡亲们的亲情乡情纠结在一起,与中俄商人之间的市场竞争和恩怨情仇纠结在一起,进而使故事的情节高潮和情感高潮紧紧纠结在一起,形成生动感人的煽情效果和审美效应。”李杰说。

        乐池下京胡、唢呐、马头琴、琵琶等乐器叠加,韵味悠长;舞台上生旦净丑唱念做打,融入演绎驼道艰辛的抒情歌舞,张弛有度。生活的姿态(真情实感)在一种韵律节奏(古典美)中间慢慢表达。

    ◎丰富和谐的表达方式

        “戴了个铁镣镣,铁镣镣。”扮演史靖仁的武利平一句“二人台”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京剧《大盛魁》特邀作曲、唱腔设计是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先生,他为剧中武利平设计的演唱风格是“京剧+二人台”。

        导演李杰说:“这部剧的一大亮点是京剧与内蒙古地方戏的融合,两个主角是分属京剧和二人台两个戏种的‘大角’,这部剧也是‘两下锅’,在保留古典戏曲的创作方式中加入地方戏元素,使剧中人物更加丰富。”

        李杰称赞朱绍玉先生“肚囊宽”,声腔表达“不复古”“不逆古”,不被古典唱腔所禁锢。对每个人物、每段唱都下了很大功夫,既有古典韵味,又有新腔表达,京腔中融入蒙古曲调,自然和谐,浑然一体,犹如“奶茶”般醇香有味,符合现代人对“混搭”的复合型创作的审美需求。

        酣畅淋漓的生腔、诙谐幽默的丑腔,一生一丑搭戏,既丰富了表达方式,也给观众带来了看点。

        “我们不见得能给《大盛魁》添多少彩,但一定不给它抹黑、拉后腿。”著名二人台演员武利平说,“大盛魁的故事发生在呼和浩特,大盛魁的祖先是走西口过来的,他们带着二人台的情感。二人台也是呼和浩特人最喜欢的艺术之一,把二人台融入到京剧中,是二人台的能量所在,也更加能体现蒙派京剧的风格。”

        剧中大掌柜古海扮演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祥洪说:“第一次将京剧与二人台相融合,是一种大胆尝试,前所未有,希望以此丰富蒙派京剧的形式。演出最终呈现给观众,观众是最后的审判者,我们会倾听观众的意见,继续打磨,尽量让这部戏走得远一些。”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叫好声和掌声不断。许多观众散场后还流连在本剧宣传展板前久久不肯离去。戏迷高先生对京剧《大盛魁》的“混搭”赞不绝口,他说:“一味地翻唱老戏是对京剧传承的误解,真正的传承是要争取年轻观众,创新发展现代京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大连京剧院《秦香莲》
看窦晓璇李宏图《玉簪记》​
青岛京剧《东方大港》两组主演
看现代京剧《长空烈焰》​
为风雷京剧团《舍命全交》叫好
路洁专场演出“艺路澜芳”
郭凡嘉汇报演出惊艳舞台​
《虹霓关》登台长安大戏院
观山西省京剧院梅派折子戏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