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李世济与临清的不解之缘
国粹京剧   2018-10-16 09:47:58 作者:刘继林 李 伟 韩 超 孙世文 来源:聊城日报 文字大小:[][][]
    京剧艺术大师李世济与临清的不解之缘

        在临清,如果你不懂、不唱京剧,一定会被怀疑是不是真正的临清人。京剧随着悠荡舒缓的大运河流入临清,深入了临清人的骨髓,这片京剧热土吸引来一代又一代京剧大师,其中,与临清缘分最深的,当属德艺双馨的大家——李世济。

传奇一生

        李世济1933年出生于苏州,成长于上海,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的义女,被程砚秋认定为程派“执牛耳者”。

        李世济出生在书香门第,戏迷之家,祖父曾是清朝官员。11岁时,她在朋友家见到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被一眼相中,第二天,程砚秋大师便带着金镯子、银筷子、银饭碗到李世济家,认下了这个干女儿。此后,李世济一直得到程砚秋的亲自传授,程砚秋教戏严厉且认真,李世济学起来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练唱词,离墙一尺远处,对着贴在墙上的宣纸念,直念到口中喷出的热气湿了宣纸;吊嗓子怕影响到邻居,就在自家厕所里架一个酒坛子,对着练,直到头昏眼花、两耳轰鸣为止。很快,“小程砚秋”的美名便不胫而走。

        程砚秋为了使她全面掌握京剧表演艺术,还请了芙蓉草、陶玉芝、朱传茗、王幼卿、李金鸿等名家为李世济教授身段、表演、武功和昆曲,请来梅兰芳教李世济《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李世济打下了深厚扎实的艺术基础。

        程砚秋喜欢李世济,教她京剧,却极力反对李世济弃医从艺,1952年,李世济毅然决然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肄业,来到北京自己组建戏班,1956年,进入北京京剧团,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配戏、合作,逐渐成为主演。1983年后,任中国京剧团一团副团长、团长,成长为一代大家。

        李世济的丈夫唐在炘是著名琴师,两人琴瑟和鸣。李世济为了保持体形直到40多岁才有了爱子。但2001年,这惟一的爱子突然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时年27岁。老伴唐在炘经受不住巨大打击,从此一病不起。李世济终日以泪洗面,只能默默地用柔弱的双肩独自挑起这副难以承受的重担。是京剧支撑着她走了下去,李世济众多的弟子和喜爱她的京剧爱好者陪伴在老人左右。2016年5月,李世济因病在京去世,享年83岁,引来梨园一片惋叹。


    功献当代

        李世济在程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表演声情并茂,把剧中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

        1979年,《锁麟囊》在北京公演。这是十年浩劫后,程派剧目首次演出,每一段唱腔后面,都有潮水般的掌声,观众的眼泪扑扑簌簌地掉,每个人的心都被韵味十足的程腔程韵幸福地包裹着。当谢幕的灯光亮起时,李世济还是吃了一惊:满眼一片白花花的头发。入目的惆怅,让她不得不去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文革”“夺走”了多少双年轻观众的眼睛。

        于是,她到青年中间走访,歌舞厅、电影院,凡是年轻人爱去的地方,她都去过,看他们什么时候会叫好,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戏曲。

        京剧应该以什么样的模样面对年轻观众呢?李世济认为:程派艺术,不应是呆滞的水,而应是一条绳索,连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朝着更真更美的方向延伸。李世济与唐在炘两人着手对程派剧目进行改编和创作,由他们二人根据地方戏改编创作的《陈三两爬堂》一剧中,“家住山东在临清”的唱段特别精彩,清板接跺板的巧妙设计,极大地突出了乐器的个性音调,将弹拨乐器善于抒情的特色发挥到极致。李世济通过舞台实践,从剧本到唱腔都力求出新,做到精益求精,依据自己和唐在炘的演奏风格,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程派的新风格,同时又对程派有所继承。她将程腔大众化,普及化,更能为当代观众所欣赏,给程腔增加了新的活力,被很多人冠以“新程派”的称谓。

        与她合作了半个世纪的京剧名家高牧坤说,在近50年的相处中,他深深感受到李世济对京剧发自心底的热爱,她一生的才智、精力、心血都奉献给了京剧。


魂系临清

        徐雪涛曾是临清京剧团的老团长,知名画家,与李世济建立有深厚了友谊。晚年,李世济曾对徐雪涛说:“我一生之中,只有在临清演出时会有些紧张。临清剧场那个爆满劲儿,窗台上坐人,窗外人站着听。临清人太懂戏了,人再多剧场也能静得下来,我不敢有半点马虎。”

        1983年,年过半百的李世济慕名带团到临清开拓演出市场,计划5天的演出,一下子演了15天,观众仍不解渴。李世济感叹:早听说过临清京剧火,没想到这么火!徐雪涛爱人朱秀贞当时负责京剧园票务,托她走关系买票的人接连不断。李世济一下子爱上了这片土地,一住就是20多天。

        在其后的几年里,李世济每年必到临清。著名京剧演员、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李海燕是李世济的徒弟,李世济告诉她:要想唱好《陈三两爬堂》《锁麟囊》,就必须去临清。90年代初,李海燕随唐山京剧园来到临清,她被安排第三场演出,不料想,当李海燕的《锁麟囊》一开嗓,戏迷就沉醉了,他们找到唐山团团长,请求李海燕增加演出场次,李海燕连演三天,续写了李世济大师在临清的传奇。2017年5月6日,聊城市京剧院副院长赵晓霞在北京正式拜师李海燕,成为程派京剧第四代传人,续写李世济大师与聊城的缘分。

        临清人爱李世济,他们从李海燕身上又看到了大师的影子。李世济也爱临清,她对临清戏迷有求必应。徐雪涛介绍,现在临清京剧程派旦角最多,这与大师当年的点拨指教有直接的关系。临清人喜爱李世济的艺术,更欣赏大师的人品。李世济与老伴在临清演出,就住临清京剧团的集体宿舍,从不进宾馆招待所。她爱吃临清的油条豆腐脑。稍有时间,就会喊上朱秀贞,去逛附近的市场,遇到好看的布面就买二尺。朱秀贞不理解就问:为什么就买二尺呢?大师笑着解释:我喜欢面料的颜色、构图,不知什么时候舞台就用得上。

        2014年,徐雪涛去北京看望并送给李世济老人《临清与京剧》一书,那时,她对徐雪涛说:“我就想临清!”2017年,李世济手书的“世济京剧社”在临清授牌,这距她离世已经一年多,冥冥之中,大师的灵魂永远与临清人民在一起。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